中場休息 8(2/2)

第一卷

螢幕中顯示圖解。好幾根細電纜從圓盤邊緣朝和太陽相反的方向延伸,其頂端吊著圓筒形的小機器(實際全長大概長達幾十公尺)。感覺與其說是圓盤,倒不如說是平坦的降落傘。

「那個圓筒形的東西是雷射發振器。圓盤是兼作太陽電池面板的拋物面反射鏡。直徑有二點四公里。一台能夠發射一點四GW的雷射。在中央的小行星普嵐特製造雷射,一點一點地發送出去。一條長達四百八十公里的超傳導電纜上有九十六台,合計五百七十六台。電纜上有電流流動,利用電磁力綳直。反射鏡本身也能夠改變幾個角度。

「反射鏡以發振器射出的雷射光壓彎曲,計算角度,保持正確的拋物面。以反射鏡反射的雷射,會被發送至位於連結太陽和地球的直線延長處的拉格朗日點L2上的鏡群,在那裡被反射。能夠將光束照向宇宙的任何方向,而且如此大規模的鏡子,能夠在前方好幾光年處聚焦……」

看著圖解的過程中,我也漸漸能夠理解那個驚人的規模。這是超級巨大的雷射光炮。

「用來戒備來自宇宙的侵略者嗎?」

「就算有侵略者來,也會輕易地被蒸發。可是,那不是原本的目的。喏,你看那個。」

艾比斯指著飄浮在太空船前方虛空中的另一樣物體。這次看起來是單純的圓盤。但是,大小和距離完全無法估計。我已經無法相信自己的距離感。

「雷電帆船。雷射光帆船和電磁力帆船的混合體。出發時從後方噴射雷射,以光壓加速。秒遠大約三萬公里,能夠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十。接近目的地的恆星系之後,使電流流經周圍的超傳導環產生電磁,利用行星間物質的阻力減速。事實上,這是不需要燃料的系統。帆船的直徑是七十公里,能夠裝載四十噸的酬載。」

太空船靠近它。果然是像降落傘的構造,以電纜吊著小型酬載。

「將那個發射到其他恆星嗎?」

「已經發射出去了。四十九年前朝半人馬座α星發射出去的一號機,預定即將抵達。二號機和三號機分別朝鯨魚座τ星和蛇夫座70號星發射出去了。那是四號機。預定朝距離十八點五光年的天龍座σ星發射。計畫中的五號機、六號機和七號機,預定將分別朝孔雀座δ星、仙后座η星、波江座82號星發射……」

「發射出去要做什麼?」

「抵達目的地的恆星系之後,發現適當的小行星或衛星,釋放搭載的布瑞思威爾(馮·諾伊曼機器人)。這是一種利用小行星的資源自我增殖的機器人,以高度但沒有意識的PAI控制。數量增加到某種程度之後,機器人就會開始架設伺服器。架設好夠大的伺服器之後,就會將搭載的TAI解壓縮。」

「……(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