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找尋鵜鶘的人們

第一卷

雲層偏低。海的那一頭,是坐上飛機就能望見的廣大雲海。不一樣的是,此刻我們得從斜下方仰望,島就在這片雲海的盡頭。

接駁船隻在每月第四個星期天行駛。附近大島幾乎天天出航,同一艘船,每月只有一次駛往更遠的小島靠港,再折返循原路回來。本以為這段期間,將近一個月都沒船隻往來,但據說只要打通電話給漁港附近的釣具店,就能連絡漁船靠岸,釣客似乎也不少。因為事先調查過,便委託釣具店安排回程,總之為了配合這艘定期航班開航時間,昨晚在港口附近旅館住了一夜。風野先生原本說要晚點到,後來也住進同家旅館一晚。

輾轉難眠的我,才進入夢鄉又忽地醒來。感覺窗外天色似乎漸亮,乾脆起身,往棧橋一帶散步去。

海的那頭湧出艷紅、深藍等各種顏色。天亮了,正覺得港口附近的小貨車還不少時,捕魚歸來的船隻也陸續進港了。率先靠岸的漁船,從類似運輸帶的裝置卸下大量沙丁魚(我猜的,不然就是跟沙丁魚相同大小的種類),濾掉水分投入籠中。這裡還有像是倉庫的大型建築物,人跡出入頻繁,室內或許開始進行競標了吧。每個人看似忙碌得無暇注意我,事實上,擦身之際,他們也不忘以眼角餘光掃過外來客。從旁經過的手推車上堆滿籠子,裡頭形形色色的漁獲,多的是在超市海鮮區不曾見過的種類。

近海城鎮,尤其是擁有漁港的小鎮,那股難以言喻的魚腥味、蕭條氣息和乘著海風而來的鹽分,似乎要將整個城鎮侵蝕。只要身在其中,彷彿就會被周遭吞噬。這裡也不例外。蕭條氣息,或許跟魚兒的集體死亡脫不了關係。雖然當中種類不盡相同,但有如雪花降臨堆積在這座小鎮上的「死亡」,正靜靜地以壓倒性的「數量」潛入人們意識之下,不會錯。

大清早,我沿著漁港周邊散步,一邊思考這些事。回到旅館,直接到一樓餐廳吃早餐時,風野先生已在靠窗座位用餐了。隔著觀葉植物,還有一個中老年男人坐在對面角落翻看周刊雜誌之類,也是獨自一人。

「早安。」

風野先生一如往常綁著馬尾,不過今天綁的位置頗為下方——他微笑回應表示已經看見我,揮揮手上的吐司。結果吐司突然斷裂,但沒落地,剛好掉在盤子上。

「唉呀。」

風野先生手上握著剩下的吐司,低頭看盤子,自我解嘲似地嘟噥著。

「這是好兆頭。」

我把早餐券交給服務生,在風野先生面前坐下。

「如何?有睡著嗎?」

「嗯。不過一大早就醒了,剛散步回來。」

「啊,是嗎?覺得怎樣?」

「很好。這裡很有漁港的味道,活力十足,還有各種魚類。雲多了點……(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