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一卷 零崎雙識的人間試驗

全體利益優於個人利益觀念漸長的社會中,『我是誰?』這種對於『自我本身』的質問已經許久都毫無意義,即使如此我仍針對這問題重新思考而有了各種新發現,覺得挺有趣的。總之來聊聊『個』與『全』────『個人』與『全體』的差異,個人是在個人上追求『屬性』這類,與追求歸屬感相同,因此到頭來只能算是全體的一部分,然而,相對於『全體』,亦即那也是個人的,換言之那不過是個性的集合下的群體,類似見樹不見林、小題大作或藏樹於林這類的感覺,然而,『我是誰?』這疑問固然重要的原因是自我如果動搖了就變得誰也不是,而用『那又怎樣?』這句話便草草作結。我是這麼想的。若要說有什麼理由不能用『那又怎樣?』這句話作結,其實也並沒有,畢竟小說這文本歸根究柢、追根究柢,『那又怎樣?』的『怎樣?』這個部分並不是為了要靠文字來作說明的吧,有時我會這麼想,有時又不這麼認為。『我是誰?』這個詰問,當然並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沒人規定沒有答案的問題就不能問。與其當個回答者,不如當個提問者吧。當然,回答也很重要。

因此,本書就是提問與反問、思考與煩惱、生與死、殺與被殺的故事。反正主要就是描寫尋常不變的生活,也可以說是日常系的小說吧。只是混入了家族、家人或一賊之類的描寫,其中有幾個人有了『我是誰?』的疑問便進行自我探索,然而,對在自我探索的人說『此時此刻在這裡的你就是你自己』,這樣的直截了當的說法根本就沒有同理心。這種樣子、這種日常、這種生活、這種自己,雖然無法解釋得很正確,難道不是『不是這樣的』嗎?感受著這樣的異樣感而活著,總有一天會成為成長的養分。再者,感受著這樣的異樣感,那樣是不是就是這樣了呢?《零崎雙識的人間試驗》就是這樣的感覺。

感謝插畫師的竹老師畫出封面帥度破表的零崎雙識以及扉頁中可愛的無桐伊識,非常謝謝您!這次真的讓講談社文庫出版部的各位久等了。下次我會留心要有優良的工作進度!我終於也借用後記篇幅來道歉了……不是謝罪而是感謝,真是生不如死呢。

那麼,開始零崎吧!


西尾維新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