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陸章 火的試煉(3/7)

第二卷 Plus Ultra

光是現在就有大半的剩餘戰力被困在北方與西方。後勤路線的負擔,甚至已大幅超出開戰前的預期。就連對付國力、人口都遠遠不及自己的小國都打成這副德性。照這情況來看,這在不全力以赴就會遭到吞沒的列強大戰之中,是不可能辦到的事。遵照國際法規的規定在打仗時顧慮市民,已難以說是個現實的方法,這讓譚雅懊惱不已。

就算具有能立即投入大量物資的工業基礎,補給線依舊發出悲鳴,究竟該如何防止食糧與各種消耗品告罄,早已達到讓後方負責人痛苦不堪的層級。

「……恕我失禮,請問討論這種事有意義嗎?」

因此她開口插話。聽起來可愛內容卻相當貧乏。懷有這種自覺的譚雅特意保持平坦的語氣,淡然地開口說出話語。

這是一般應該會遭到斥責的發言內容。只不過,身為發言者的譚雅相信這不成大礙。

「提古雷查夫學員,說明妳這句話的用意。」

「是,圍城進行斷糧戰術是中古世紀,說得再好也是前現代悠哉的攻城戰在做的事。」

說得清楚一點,就是鄂圖曼帝國的維也納之圍,或是拿破崙發起的遠征義大利等。這是在鐵路出現前的前現代時代的戰法,對於在打現代戰爭的軍隊來說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務。

倘若要淪落到用這種戰法打仗,那還是別打會比較好。

「既然如此……」

當然,她也知道現實除了斷糧戰術之外沒有多少選擇。不過,這是所有人打從一開始就徹底明白的問題。

在這裡的眾人,並不是為了討論這種再清楚也不過的事情聚集起來。

要是連腦力激蕩法也無法找出答案,那還不如想辦法鑽法律的漏洞。

實際上要不要實行先不論,但在討論時不檢討各種可能性,這個缺失也未免太大了。

身為好歹受過知識教育的個人,這是無法避免遭到批判為不誠實的失態。

既然如此,就算是為了討論而討論也沒關係,現在應該要從其他方向進行思考,譚雅單純地確信這點。

看在就某種意思上,將城鎮戰視為歷史上的事實理解的人眼中,城鎮戰的問題就在於「該怎樣去打」。

「我們難道不是該去思考,該怎樣才能讓城鎮戰本身合法化嗎?」

城鎮戰受到國際法的限制?那麼摸索城鎮戰以外的攻略方法,就像是在遵守對方的規則比賽一樣。說得極端一點,就像是在對方的大本營進行重要的商業談判。

這樣多半是贏不了。倒不如翻轉局面,讓談判在自己的大本營上進行。

換句話說,換個角度思考該如何讓城鎮戰合法化,不也是一種可行的討論方向嗎?不過說到是否要在實戰中執行,光看伊拉克與阿富汗的下場,當然還是敬謝不敏。一想到這裡,……(內容加載失敗!請重載或更換瀏覽器)

【手機版頁面由於相容性問題暫不支持電腦端閱讀,請使用手機閱讀。】